京东集团于2025年4月21日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在这封信中,京东似乎恨透了残酷剥削外卖骑手的“某平台”——不用说也知道是美团,处处标榜自己在为外卖骑手兄弟们考虑。京东一边猛烈抨击美团“吃人血、喝人肉”,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商家和骑手的压榨,从而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又推出一系列“紧急救援措施”,试图以“替天行道”的姿态收割人心。
然而,京东绝不是恨美团对外卖骑手的剥削,而是对美团在外卖领域的垄断地位急得跳脚,恨自己没有成为“从一头牛身上剥两层皮”的那一方。据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65%,饿了么占比33%,其余平台合计仅为2%。2024年,美团年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年活跃商户达1450万,闪电仓数量达3万个,骑手总数达750万;全年营收3376亿,净利润358.07亿,同比增长158%;至2025年4月19日,港股市值8340亿港元。同期京东营收为1.16万亿,净利润413.59亿,同比增长71%,市值为4041亿港元。自2024年2月11日宣布进军外卖市场以来,京东就绞尽脑汁地想要抢夺美团和饿了么的蛋糕,百亿补贴、免佣金、低抽成层出不穷,五险一金更是其打出的“金字招牌”。
4月15日,美团正式推出“美团闪购”,主打“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服务,并在宣传片中暗讽京东,使用“你的东东再等等”作为宣传语,火药味十足。对此,刘强东则装出一副高姿态,“不要和人打口仗,要去关心在大风中奔波的快递兄弟”,假惺惺地扮演“为人民着想”的慈善资本家。
在这封公开信中,京东又开始扮演“体恤骑手”的“好资本家”角色。比如它说:“所有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给予足够单量,确保收入不降。”表面上是“雪中送炭”,实则只是从美团口中夺食,以实现自己的市场扩张。骑手的剥削只不过是换了个资本家的老板,从王莆中变成了刘强东而已。
信中还提到,“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提高到十万”,“所有骑手,如有对象,京东可以优先安排工作,比如全职快递员、保洁,实现‘双职工’待遇,大幅提高家庭收入。”京东把剥削说成是“送温暖”,本质上正是看准了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危机下失业大军庞大的现实背景。据李克强此前公布的数据,中国已有超过2亿人从事零工经济。失业人口越多,资本越有条件压低劳动报酬;而京东甚至想榨干骑手家属的血汗。
关于“二选一”问题,京东假惺惺地表示“永不强迫骑手二选一”,鼓励骑手多平台接单,以“保障收入最大化”。可京东不提的是,根本问题并非单量不够,而是单价太低。正是因为单价低,骑手才不得不跨平台奔波,疲于奔命。有骑手反映,单价从原来的15元降到3元左右。某平台算法改革之后,平台按月送单量来决定单价,骑手每月需完成1600单、每天50单以上,才能获得勉强糊口的报酬。在这种“数字鞭子”驱动下,骑手沦为平台算法统治下的“人肉发动机”。
京东引以为傲的“五险一金”,也不过是另一种剥削的面具。在社会帝国主义中国,这本质上是由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主导下对劳动人民的再次收税。五险一金并不能保障劳动者的现实利益,反而是国家机器为维稳和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而布设的一张网。
在公开信中,京东揭露美团压榨骑手的手法,如算法压榨、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餐饮商家亏损严重却反哺平台暴利等,并提出所谓“超时免单”政策,试图以此博取同情。但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给商户和骑手,京东并不会真正“亏本”。日前京东已经调整补贴方案,由商户共同承担折扣成本,所谓的“利他”只是收买人心的手段。
从头到尾,京东这封“致骑手的公开信”根本不是站在骑手立场发声,而是赤裸裸地为市场扩张服务,是在“狗咬狗”的垄断资本的竞争披上一层“博爱”的外衣。美团也好,京东也罢,都是榨取劳动人民剩余价值、榨干人民血汗的垄断资本集团。谁能剥削得更狠、控制得更多,谁就能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中取胜。
真正的道路不是在京东和美团之间选择一个“好资本家”,而是要彻底推翻这套靠骑手血汗堆起来的剥削制度,组织起来,团结一切受压迫劳动群众,反对垄断资产阶级日益加强的压榨,争取属于全体劳动者的权利和未来。这不是哪一个平台“多给你几块钱”的问题,而是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只有在无产阶级组织的领导下,骑手们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压迫,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光明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