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 @hubertus: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是什么?它需要用什么样的货币来实现?
2.问 @typhoon:什么是价格标准?它和价值尺度有什么关系?它有什么样的发展历史?
3.问 @赫伯提_布: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什么?它由什么样的货币实现?
4.问 @校长-布:货币的贮藏手段只能是什么?它由什么样的货币实现?为什么它能起到蓄水池作用?
5.问 @乱云: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什么?货币在什么条件下执行这个职能?
6.问 @新幹線: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什么?由什么样的货币来实现这种职能?为什么?
7.问 @luanma:货币的五种职能间有什么样的逻辑联系?
8.问 @cedar: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出现后,商品经济为什么出现了危机的可能性?
9.问 @龙志飞:为什么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商品经济中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了?
货币的贮藏手段是被人们处于“为了应付生产和交换中各种偶然的变化”的目的贮藏起来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起到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其只能是金银铸币、金银条块(也就是说必须由实在的、足价的金银货币来能实现,因为纸币等等实际上只是价值符号,没有价值,那么存储这些价值符号就并不能起到自发调节货币量的作用)。其能起到蓄水池作用的原因是作为有价值的货币,其可以随着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的上升而加入流通,随着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的下降而退出流通。
货币的流通手段值得是货币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由买者转向卖者不断运动的过程。流通手段可以由足值的货币,和不足值的铸币,以及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进行流通。这是因为对于商品购买这一过程而言,买卖是一瞬间的事情。人们往往只会关心到手的货币可不可以换取足额的商品,而不在乎足不足值。这也给封建国家主动铸造不足额的铸币,以及资产阶级国家超发纸币,以盘剥人民创造了条件。
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以自己为尺度,进而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这一职能需要本身具有价值的货币来实现,因为它需要用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价值大小,那么就不能用没有价值的东西来衡量价值,就像不能用没有长度的东西来当尺子。而且,为了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便要求货币自身的量必须是可以计量的,有可确定的货币单位。但是,实际使用中货币是作为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
世界货币其职能主要表现在: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国家间转移,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由黄金或白银(现在只能由黄金)来承担,因为纸币和铸币一旦超过本国界限就会失去原来的法定意义。
因为支付手段出现过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一步分离了,可以先交付商品之后再支付货币。而这就让买方和卖方之间构成了债务关系,这种债务关系层层嵌套之后如果一方无法支付欠款,那么整个债务链条都会崩溃,影响范围相较支付手段出现之前更为扩大,程度也更加深刻。所以说支付手段出现之后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了。
5.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延期支付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清偿债务的职能。当货币和商品的买与卖在时间上分开时,货物交付到买者手里,但买者并没有把货币同时支付给卖家,其实就是赊账。比如农民在秋收前需要赊购一些农具和肥料,等到农作物卖出后才有钱付款。
在商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买和卖是统一的,交换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买和卖的过程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过程,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把物物交换时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打破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在这种有些人买而不卖,有些人卖而不买的情况下有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1.问 @乱云: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问 @赫伯提_布:如何理解供求关系的波动使商品价格脱离价值?
3.问 @huajige:为什么说价格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脱离价值,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4.问 @火眼: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负面影响?
5.问 @红术:走资派是如何鼓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
6.问 @cedar:什么是商品拜物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7.问 @luanma:商品拜物教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是如何宣扬它的?
8.问 @SparrowX:为什么没有商品生产的地方就没有商品拜物教?
刘少奇一类骗子无耻颂扬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把创造着两极分化和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的价值规律说成完美无缺的东西,而反过来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说成是“呆板”的,说是人为地破坏了这种“自然的和谐”。
商品拜物教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神秘化为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甚至是物支配人的关系,因此资产阶级就用商品拜物教来掩盖资本主义中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说脑体差别是天然合理的,因为脑力劳动者脑子灵光,受过培训,所以技术含量高,就应该拿高工资,体力劳动者学历低,没上过学,脑子不灵光,所以就该拿低工资,说资本家之所以能发财就是因为他们脑子特别灵光,特别有能力,从而以此来掩盖脑力劳动者获得脑力劳动的能力所需要接受的培训费用(而这个培训费用也只不过是一定的劳动成果),脑体差别并不是天然合理的。而资本家能够剥削他人更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能力,而只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劳动者过去的死劳动,如货币、生产资料等,能够凭借这些掌握的劳动——也就是资本——来剥削工人。再比如说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还会从商品拜物教出发,衍生出各种其它的拜物教,如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利息拜物教、地租拜物教,等等,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其它方面的剥削关系。比如说工人被剥削是因为钱变多了就会自己变成资本剥削别人,资本家也是“身不由己”地被资本“异化”了,是被资本控制不得不去进行剥削活动的,从而给资本家的剥削罪行开脱。再比如说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会玩弄庸俗的三种收入理论等等,说利润是资本(生产资料)自己产生的,利息是货币自己产生的,地租是土地自己长出来的,把资本家、银行家、地主、房东等社会寄生虫的收入全说成是“勤恳”、“聪明‘地利用自然得到的自然报酬,从而掩盖了这些收入全都是剩余价值直接或间接的转化形式的真相,让这些人的剥削行为被掩盖起来了。再比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还会说一个商品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技术含量高“,宣扬”便宜没好货“、”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谬论,从而给自己任意抬高价格,投机倒把,设置垄断价格盘剥消费者辩论,好像商品价格贵不是因为资本家唯利是图,要坑害消费者,而是因为商品本身就值这个价,资本家不得不把商品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一样
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在自己观念中对商品的歪曲的反映,这种歪曲的反映是由于商品形态本身引起的。在劳动产品表现为商品形态之后,人们把形成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看作是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不能正确认识到实际上是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通过商品交换表现了出来。
商品价格虽然是以价值为基础,但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动。由于私有制社会下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经常性地处于不平衡状态。要么是供应大于社会需求,要么是供应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前者会导致价格低于价值,后者会导致价格高于价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动,就会导致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围绕着价值变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根据价值进行交换。即劳动决定价值,等价交换。
价值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脱离价值,并不违反价值规律的原因有两点:1:商品的价格虽然会有上下波动,但是是根据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即价值来进行波动的,比如一部手机它在怎么价格高昂,也不会超过一辆汽车。这是因为汽车蕴含的劳动量远超一部手机。2:孤立的商品在短期看,当然是不符合价格等于价值的,但是从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上涨价格和下跌价格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而从长期的,平均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价格依然等于其价值
货币的五个职能是依次更迭的,首先是货币必须具有价值,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其他货币,这样才能发挥其流通手段的职能。而此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具有了用于流通的功能,只有能拿来和商品比较的其它商品才能用于流通,货币本身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货币要作为贮藏手段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买和卖出现一定脱节后才有的,并且货币也只有本身具有价值,可以随时拿出来用于流通才能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此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关系也开始发展起来以缓解商品流通中只买不卖,只卖不买带来的商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此时的货币就发挥了支付手段的职能。这种职能只有在货币具有前三种职能后才能存在,因为只有提前被贮藏起来,本身具有一定价值,能够提前从流通中获得,才能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象征来消除信用关系,行使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后,世界货币本身就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世界范围,货币随之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才有的,而世界货币职能本身也不过是前四种职能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作用。
1.问 @19586:什么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什么是庸俗政治经济学?
2.问 @1967.1:为什么古典政治经济学能有科学的因素,而庸俗政治经济学完全没有?
3.问 @龙志飞:亚当斯密的价值学说是什么样的?存在什么问题?
4.问 @luanma:大卫李嘉图的价值学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缺陷?
5.问 @三水:供求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它的错误在哪?
6.问 @ame:生产费用论的主张是什么?错误在哪?
7.问 @暨和:边际效用论的主张是什么样的?错误在哪?
8.问 @mi_mang:货币金属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学说产生?
9.问 @larrystree:货币金属论为什么被古典经济学者批判了?
10.问 @伍夭玖:货币名目论是什么?错误在哪?为什么资产阶级要宣扬它?
11.问 @艾尔斯洛克:货币数量论的主张是什么?错在哪?
供求论认为,商品无内在价值,它的价值仅仅是又商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状况来决定的。市场上,需求超过供给,则价值更大,需求小于供给,则价值更小。实际上,这是用现象代替了本质,“供求论”者把价格当作价值,把价格变动当作价值变动。“供求论”者从不注意生产过程,仅仅注意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的价格现象,他们看不到只有在生产上的耗费的劳动才能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这是因为他们一旦涉及生产过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被揭穿了。
货币金属论是一种货币拜物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金属货币是唯一的财富、金银天然是货币,否认货币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它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提出的,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性贸易和海外抢劫来积累金银财富的欲望,以及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国家发行成色不足的铸币的要求。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取代商业资产阶级,打倒封建生产关系下的地主阶级,实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辩护而提出的,此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必须通过提出进步的因素,比如劳动创造价值,来论证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优越性和地主阶级的反动性。
但是当亚当斯密等人为了解决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问题,即工人工资和商品利润不对等而提出来工资,利润,地租决定价值时,加上当时的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把矛盾转向了无产阶级,庸俗政治学家就利用这个这个漏洞庸否定,不承认劳动决定价值,用来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的反动行为辩护,因此是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