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了一些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笔记,可以帮有需要的同志理清大革命的时间线,回顾一下以及其中各个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的关系,以及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可以从大革命得到的启示。
(1)大革命前的舆论准备及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人物代表:
①孟德斯鸠、伏尔泰(崇拜洛克)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孟德斯鸠出生于穿袍贵族,他晚年鼓吹立法,认为最好的君主立宪整体,要把政权掌握在少数真正的懂得法国历史、有“民族精神”的精英,即穿袍贵族的手中。他虽然猛烈抨击基督教,但是又要推崇自然神----资产阶级的神(开明君主的化身)。孟德斯鸠以法为其表现,实际上就是君主的化身。法国革命并没有按照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伏尔泰开明君主的思想发展。这一精神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以法的概念之自然神代替旧宗教实际上是创造了新宗教。三权分立(唯心概念,实际上三权都是资产阶级掌握,看起来分离实际上是统一)复合美国大资产阶级利益,所以被拿去使用了。孟德斯鸠自然神论是他zz理想的表现形式和君主立宪政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孟德斯鸠又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搞出来所谓的“寒带热带论”,鼓吹法国人是最优秀的民族,为后来帝国主义入侵非洲提供了理论依据。(ps:需要指出的是孟德斯鸠思想的进步方面来自于摩莱利)
②伏尔泰则是出生公证人家庭,两次入狱, 鼓吹开明君主制,猛烈抨击天主教。但他本身不反对宗教,认可宗教对统治阶级的作用,其名言:“如果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来”。他同样疯狂鼓吹孔丘和中国皇帝, 因为他对封建制度的如同吧,也就使得他称为各国君主的座上宾。其鼓吹儒教反对天主教,是因为认可儒教之宗法制度,与他的自然神论相恰合。伏尔泰觉得孔老二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按自己的利益去理解儒教,把儒教说成是等级制度森严和充满道德的学说,在这一点上他并不真正的了解儒教的本质。在法国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按照伏尔泰的思想就立刻颁布了《教士公民组织法》和《教士宣誓法》,让法国天主教士全部都宣誓向法国资产阶级国家效忠,然后让天主教会归资产阶级国家管理,把宗教变成资产阶级的御用工具,把资产阶级国家也就是资产阶级自己变成了新的上帝伏尔泰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一切观念来自经验,是感觉论;但是到了理性认识的地步又要承认有神论,因此最后从二元论倒向唯心主义。而他在哲学上的动摇正好就是大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动摇的反应。
孟德斯鸠、伏尔泰二人都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是不彻底的启蒙运动家,启蒙运动的右翼。所谓论法的精神就是论君主的精神。这里完全体现了他作为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ps: 伏尔泰思想来源于让梅耶)。
③魁奈代表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基础,财富不均是自然现象,主张自由发展自由竞争。他是重农学派,要求对土地等进行改革。实际上代表农业资产阶级利益,对地主阶级让步(经典论调:土地产生地租)。他们根本上想要用温和的方式废除封建特权,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④卢梭代表小型资产阶级,写了《社会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等等,他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要求消灭大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而保留小私有制,要倒退到小资产阶级所有制度的时代。卢梭认为原始下人是平等的,而出现私人财产是“聪明人的诈骗”。他不主张会过去,而要求均贫富,保留小私有制。他因此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派别,因为他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他要求实行财产的平等(实际就是财产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共和国(废除封建制度,正好复合资产阶级发展的利益)主张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资产阶级享有无限的自由:因为小生产无时无刻不产生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所以完全符合了资产阶级利益(卢梭的阶级局限性)。由此看来,这样的自由就是不自由。
他的理想是在民主共和国过自由平等的生活。他号召“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等,他幻想建立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的国家,说人民有起义的权利。但是他看不到资产阶级立法机构不可能代表全民,其行政权力和镇压人民是一致的(出于这一点,zzp和一些自由派都吹捧卢梭,鼓吹回到资本主义去的倾向)。他看到了社会进步由生产引起,私有制是必然产物,文明的前进和不平等一同前进。他也猜测到了矛盾斗争朝反面转化的思想,因此也有着辩证法的思想。但是归根结底他的辩证法是自发的、唯心主义的,最后还是只能走向自己的反面。他还认为私有制是“最神圣…” 人类理想社会是人人私有但是平等,而且自由等等。这充分表明了他的小资产阶级局限性。
⑤狄德罗编纂出版百科全书,而后形成百科全书派。其吸收了许多理想主义、人道主义、唯物主义的思想,抨击黑暗的教会。他们认为在理性前,迷信特权必将为真理所排挤。但是他们的“理性”依旧是代表资产阶级的。
⑥空想共产主义者让梅耶、马布里、摩莱利等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摩莱利尖锐指出只要不切断私有制的根,最美好的共和国也要限于痛苦。针对重农学派“私有制、积极性”那套观点,马布里直言正是私有制带来了游手好闲和无所事事,让一群人劳而不获,一些人获而不劳,没有制度像资产阶级制度那样让人懒惰。只要存在私有制,折磨人类的灾难都要降临。但是私有制是怎么来的他们却不能了解,只能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去解释。他们幻想倒退为向落后民族学习,宣扬禁欲主义平均主义,穿粗糙衣物吃简朴事物。他们设想了共产主义的社会,“人人像兄弟姊妹般互爱”。这些反应了劳动人民反剥削压迫的思想为后世的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恩格斯称赞其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他们才是真正的启蒙主义者!!!!他们才是真正想要启蒙人民的!!!!
他们谴责私有制,但出于时代局限,还是唯心主义的,不能揭示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的必然性。他们不可能看到真正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力量和物质基础,但是他们已经指出未来的、前进的、大致轮廓的方向。这一任务, 要由他们的后辈–产业无产阶级来完成。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后来被巴贝夫等革命派继承,其宣称《自然法典》是他的直接导师。
⑦革命的成熟:“贵族叛乱”并不能标志着革命的开始,只说明了一件事情:标志着上层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而人民则是利用这道裂缝,为革命开辟了道路。路易原来不读书----路易十六加税后要解散三级会议,而后三级会议(资产阶级)在人民支持下开始反对国王。1788年经济危机后人民起义不断,资产阶级利用人民起义浪潮广泛宣传。1789三级会议召开(后罗伯斯庇尔成为代表),但国王依旧玩老一套,第三等级只有一票,于是双方斗争。最终在人民支持下,三级会议在网球场集会,宣布宪法制定前国民会议绝不解散,连军队也支持人民。最后国外意图武力解散议会,调集大量军队朝凡尔赛聚集,此时人民与统治阶级尖锐对立,法国大革命拉开了序幕。
(2)革命之伟力在于人民:法国大革命(1789-1794)的发展及结束。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大革命,但是它自始至终都是由人民推进向前的。当资产阶级在畏首畏尾不知如何是好、保留国王时,是人民站出来将革命坚持了下去,后来当反法同盟建立时是人民群众将吉伦特派赶走。7月13日晚-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破了巴士底狱,迫使政权转移到了制宪议会手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在农村,农民听闻革命的消息。打击领主,烧毁地契,封建领主纷纷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法国大革命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拉法耶特、米拉波等等),吉伦特派的统治,和雅各宾派的统治。
第一时期:
制宪会议是按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意志来制定法律的,其讨论了废除封建义务的。儿童,取消超经济剥削等等,但是广大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没有解决。8月27日议会颁布《人权宣言》,这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主要精神是反封建的,其提倡人权、法制,人人生而平等----其对美国也有很大影响。正是法国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美国人民的斗争 才迫使美国资产阶级通过十条宪法修正案赋予了人民出版结社等等自由的权力----但实际上这种资产阶级的口号、世界观无外乎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而非是什么超阶级的自由平等。
然而,路易十六恨透了资产阶级革命。在十月其纠结反动一帮在凡尔赛宫举行宴会,欢迎其调来镇压革命的反动军官,侮辱三色徽章。次行为激怒了人民,人民上街、进攻凡尔赛宫,甚至将大炮都拉了出来。在10月6日,在妇女结队为前列西安巴黎人民高呼“面包!面包!”向王宫进军,结果大资产阶级怕人民激怒封建的反动派,拉法叶带国民自卫军保护国王,同人民见面、签署人权宣言,皇帝被迫被转移到巴黎,置于人民监督之下。
10月5-6日的事件推动了革命发展,制宪会议加紧制定宪法。在新的宪法下全国建立4.4万个公社,无数资产阶级进入政权机构,使得贵族的特权大大削弱,行会小生产的利益遭到打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展的障碍进一步扫清----到此已经满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就要停下了。此时他们选择和王党联手控制秩序,要限制群众的革命运动,走向自己反面了。而且制宪议会通过的反工人立法直接表明了他的反动性质(霞不列法),其宣布工人罢工等等都是非法,违者受到严惩。这一法律知道拿破仑三世时才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被废除。就此也可以看出资产阶级从来都是时刻准备将镇压人民的行动提上日程的。在国王出逃失败后群众愤怒,在马尔斯广场数千人民集会反对抗议,结果遭到大资产阶级争取,死伤多人。这充分表现了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
国王逃跑未遂,被迫签署君主立宪法案…虽然取消了等级制,但是把人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让最后只有400万人有选举权。这一政策是资产阶级不断妥协(甚至是罗伯斯比尔提出!)的结果。当时的雅各宾派分为山岳派、吉伦特派(布利索为首)和平原派,其中吉伦特派为右翼最为反动保守。在议会外有斐扬派,但是他们执行反人民的政策得不到支持。在当时国外反动势力已经组成反法同盟。,对新兴的共和国虎视眈眈。当时掌权的斐扬派(大资产阶级代表)害怕战争削弱自己的力量,吉伦特派则支持战争想要借此机会得到势力,雅各宾派表示应该先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清除干净,路易十六想借刀杀人想镇压革命,于是最后让吉伦特派组阁。面对国外的侵略者,法国国王王后通敌卖国,拉法叶抛弃军队逃跑,形式很危急。但是群众是爱国的,他们组成了义勇军,高唱《马赛曲》前往首都。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下,群众开进首都,组成革命公社,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第二时期:
法国人民再不允许国王当权了,国王卫队冲击义勇军,侵略军还威胁不准伤害国王否则就夷平巴黎,群众怒火中烧,要废除国王。国王逃往立法会议要求保护,但是革命公社将其逮捕了起来。8月10日宣布废除1791宪法,取消积极公民消极公民,斐扬派失去势力,封建制度的乌云就要在法国上空烟消云散了!
面对反法同盟, 义勇军开赴前线,9月20日和普鲁士军队在瓦尔密相遇并激战,取得了瓦尔密大捷,大大激励了法国人民的志气。几天后又反攻突破比利时边界,击败奥军, 攻入莱茵,敌人被逐出法国境内,革命继续深入。瓦尔密胜利次日,国民公会召开,正式宣布废除王政,宣布建立共和国,即第一共和国。在发法国的带动下, 荷兰比利时德意志等等革命势力都活跃起来,法国的殖民地海地的独立战争也受到了鼓舞。
此时, 山岳派占80席位,平原派占500席位,吉伦特派是右翼,山岳派是左翼,平原派也就是沼泽派,人最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动摇不定,偏向于吉伦特派。在一系列问题是雅各宾和吉伦特展开了尖锐辩论。二者在国王问题上矛盾最为尖锐,吉伦特派要包庇,雅各宾要严惩。1792在杜怡勒星宫发现国王通敌铁证,1973年1月21日,国王上了断头台,这是人民的重大胜利。同年10月,王后也被处死(此时吉伦特派已经被推翻,详见下文)。
1792年底,法国经济不断恶化,扎克雷领导了新的革命派别—忿激派。吉伦特派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残酷镇压,他们是大投机家的后台, 是王党分子的同谋,还支持要反革命、最后投敌的杜穆里埃。立宪派倒台后,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了吉伦特派和广大人民的矛盾。在国内外敌人向革命猖狂进攻时,吉伦特派已经实际上沦为了反革命的工具包,不推翻之就不能确保革命的胜利。最终在广大无套裤汉的支持下, 吉伦特派被推翻了。
第三时期:
【雅各宾的一些领导人:罗伯斯比尔是卢梭的信徒。在革命时期他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大肆打击反动派,是有很大作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但是在革命胜利后他他漠视、镇压群众, 输掉了人民的支持,最后被反动势力送上了断头台。丹东是律师,是共和国的拥护者,富有鼓动性的演说家,常年研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接受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但都看孟德斯鸠了,看来这个进步要打一个引号,归根结底还是不太行),在卫国战争中号召人民“勇敢,勇敢,再勇敢”。但是在后期堕落右倾成为新富有利益的代言人。马拉是医生出生,也是优秀的宣传鼓动家,最后被刺客暗杀。】
93年5月底,巴黎各区选举代表,成立起义委员会,雅各宾派安利奥称为司令。革命人民包围了杜伊勒行宫, 要求解散十二人委员会,逮捕最为反动的吉伦特派代表。结果吉伦特派不同意第二条,于是革命人民再次保卫行宫拉出大炮,迫使其不得不交出29个最反动的吉伦特派代表。1793年6月2日起义胜利,人民又一次推翻了阻碍革命和社会前进的派别,政权转入雅各宾派手中,法国大革命走向最高潮。
在当时全国各地叛乱分子四起,80多省又60多叛变,保王党、吉伦特派残党四处活动。为了保卫革命政权,雅各宾派开始解决吉伦特派没有解决的土地问题,使得法国摆脱了封建束缚,复合了大部分农民的利益(但是没有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且分成制也没有完全取消)。1793年通过了共和国新宪法,1794年宣布废除殖民地奴隶制度,法国大革命走向最高潮。
加强革命专政刻不容缓。反革命分子暗杀了马拉,投机商人疯狂破坏粮食限价法令。就连丹东都已经沦为“宽赦委员会”的成员,不再革命,开始右倾。在当时扎克雷带领愤激派起来活动,要求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然而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雅各宾派几乎全部都反对愤激派,但在人民的压力下,也不得不采取了部分革命的措施,加强了通人民群众的联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当时雅各宾派实际上动摇的,但是在人民的拥护和逼迫以及左派埃贝尔、肖美德等的领导下,还是进一步推进了革命,这时其还是十分进步的)。另外雅各宾还建立很多俱乐部,在宣传资产阶级革命道理等等方面作出贡献。不过当时还有巴黎劳动人民的俱乐部–其名为社会俱乐部–最为激进(进步)。其表面每个人都有土地权等等(反应了小生产者的特性)。
在一系列正确进步的政策之下,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拥护下班,最终外敌被打退了,法国共和国站住脚跟了。然而这个时候随着外敌的消灭,雅各宾和人民的矛盾逐步激化了,雅各宾内部也发生了严重分化。这时公开敌人已经被战胜,他们只能寻找新的代理人。这时堕落的丹东、德穆兰就是这类人。
广大群众还没有摆脱贫困,贫农要求新土地法。雅各宾内部有代表广大群众的派别,他们继雅各宾后要求继续革命,谴责罗伯斯比尔不愿意领导革命深入发展。他来到了左右两边的压力,既不想同丹东一样反动倒退,又不想真的代表群众利益进步下去,于是左右为难。他把进步的艾贝尔派看作私有制的破坏者,他想要先镇压左派再搞掉右派。他逮捕了艾贝尔和肖美德,并排除了他们死刑。之后罗伯斯比尔又像右派开刀,抓捕了丹东等人并判处死刑。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恐怖手段变成了笑话,罗伯斯比尔迅速失掉了人民的支持。
1794年7月发生反革命政变,罗伯斯比尔虽然被国民自卫军就出,但是此时犹豫不决,丧失了对自己政治能力的信心(认为斗不过大资产阶级了),最终被反动派再次逮捕,送上了断头台(此事即为热月政变)。
结尾: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革命,他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被完全消灭,另一方完全德胜结束的。这次革命充分表面了人民的群众,恩格斯就评价到:如果平民在7月14、10月5-6直到8月10、9月2日等等不进行干预,旧制度每一次都会战胜资产阶级。可见只是平民将革命进行下去了。可以说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领导,但最后是人民把他推向了前进。
同时也要注意到,资产阶级即使是在他最革命的上升期也依旧是一身而二任焉的。他们一方面要革命但另一方面又要反革命,只是拿“自由平等”的口号,拿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代替了封建制度的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和人民群众的是没有共同利益的。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不甘失败的顽固性,使得法国革命的进程表现为曲折的革命反革命、复辟反复辟的曲折。
准确的说卢梭是代表小资产阶级,他猛烈地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但是有不主张推翻私有制,认为人类社会不能再消灭私有制,主张保存小私有制。这其实是小资产阶级的观点,想要一直保持小私有者之间政治、经济上地位的平等。政治思想是上层建筑,是为了维护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卢梭之所以能成为启蒙运动思想家中(除了空想共产主义派以外)最激进的思想家,就是因为他是小资产阶级左翼的代表。卢梭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绝对平均主义在政治上的反映。所以他的政治思想也就不得不带有小资产阶级的弱点——不能否认私有制。
非常好的读书笔记,说明读书比较认真。
出于能力限制,个人的笔记里面有的部分记得比较简略,可能还有错误。同志们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补充,有什么想问的也可以畅所欲言!
原来如此,了解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