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ublished at: “天灾”还是人祸?——加利福尼亚州山火背后的真相 – 曙光
“天灾”还是人祸?——加利福尼亚州山火背后的真相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编辑部
Editorial Board of League of Struggle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洛杉矶山火前后航拍对比2025年1月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爆发了山火灾害,持续燃烧的野火影响了洛杉矶都会区及周边地区。这场山火,是美国人民的一场灾难,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据美国“准确天气预报”公司估算,洛杉矶地区1月初发生的山火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500亿美元和2750亿美元之间。[1]美国资产阶级媒体纷纷断言,这场山火将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加州山火之所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火灾”,不仅因为其规模庞大,还因为它直接爆发在以出产资产阶级电影而闻名的“好莱坞”所坐落的洛杉矶地区。山火在当地住宅区烧毁了大量房屋,其中有很多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明星、企业主、银行家的豪宅。截至1月25日的数据显示,山火烧毁了约1.6万栋房屋,预计的总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但是,同样是遭受山火的侵害,资产阶级所受的损失同劳动人民相比,却是天壤之别。根据美国房地产公司Zillow的估算数字,本次山火覆盖地区的房屋造价均价为340万美元,“太平洋帕利塞兹”、“马里布”等富人区的豪宅几乎都被烧了个光。然而,这些损失却丝毫不会对这些资产阶级造成什么实质影响。他们往往早已给自己的豪宅别墅购置保险,现在正躲在其他豪宅里,等待着一笔数额不菲的赔偿金打到自己的账户上。一些厚颜无耻之徒,如华裔资产阶级明星、大淫棍陈冠希,还借此大发横财,他公然在网上发布为他女儿重建幼儿园的募捐,吃人不留骨头而又故作伪善的嘴脸昭然若揭。
特朗普与凯伦·巴斯在洛杉矶圆桌会议上
与资产阶级的高枕无忧相反,当地人民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所,而且得不到任何应有的补偿。据美国《新闻周刊》等媒体1月8日报道,由于加州发生山火的频率及山火的严重程度增加,保险公司State Farm为避免失去偿付能力,取消了72,000位住户的火险保单,当中包括数百名来自此次山火的重灾区——洛杉矶太平洋帕利萨德(Pacific Palisades)的住户。[2]就连美国副总统哈里斯都不得不承认:“可悲的是,很多保险公司取消了对很多已经受到影响或者将受到影响的家庭的保险保障”。劳动人民还直接受到失业、工作岗位锐减等断绝经济收入来源的威胁,而供水、电力等公共设施受损更是造成了生存上的难题。山火爆发后,有超过十万居民接到洛杉矶官方的疏散令,然而更多的人在接到疏散令之前就被迫撤离自己居住的房屋,以至于流离失所。屋漏偏逢连夜雨,山火引发的天气变化使得洛杉矶地区很可能形成强降雨,而降水落在被焚烧过的土地上必然引发新一轮的山洪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尽管如此,美国民主党、共和党两派资产阶级却在践踏人民权利这一点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视察洛杉矶山火区时,指责洛杉矶民主党政府提供的清理残骸服务佣金高达2.5万美元,所花费的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可他自己提出的所谓“解决方案”,竟是让居民前往灾区自行清理!这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无异于是在两坨粪便中做选择。在这场天灾人祸中,受损失最大的不是那些动辄收支数百万美元的资产阶级,而是在大火中失去一切、被迫成为流民的劳动群众。
美国劳工部周四(1月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止本月18号的当周,全美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洛杉矶野火摧毁社区后,加州申请的人数急速攀升。
数据显示,11日至18日,加州共有约61,000人申请了美国的失业救济金,比一周前多出约6,700人,这是两年来的最高数字,比2023至2024年的平均每周数字,高出约50%,这些数字未经调整。
火灾发生后的第一个统计周(1月4日至11日),加州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激增了超过12,700人,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的裁员人数最多。
在全美范围内,截止18日当周,季节性首次申请救济金的人数为22,300,是过去六周内的最高数字。比一周前统计的数据,增加了约6,000人。
这场大规模山火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近年来越发极端的气候条件,即由其引起的干燥、强风和干旱。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区,且近年来冬季降水量持续偏少。这场大火发生的前8个月,加州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北部多地气温都超过了43.3摄氏度。在此之前,连续两年破纪录的强降雨催生了大量植被,这些植被在干旱过后都成为了大火的“燃料”。在风力方面,加州地区的季节性强风“圣安娜风”在每年10月到次年1月间穿过狭窄的山地峡谷,而加州东部的内华达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使得抵达加州的“圣安娜风”成为了又热又干的“焚风”,形成了当地的“火灾季”。据美国航天局记录,今年的“圣安娜风”时速超过100英里(约160公里),相比往年更具危害性。干旱方面,洛杉矶地区往年通常在11月迎来冬季雨水,能够阻碍“圣安娜风”催生大规模野火。然而,2024年10月以来当地的降雨量只有正常降雨量的4%左右[3],迎来了强烈的“圣安娜风”却没有降雨,因此直至今年一月,加州地区一直处于极易发生火灾的状态。
山火虽然是自然灾害,但它绝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它爆发得愈发频繁和猛烈,恰恰反映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愈发严重。资产阶级砍伐了殖民地繁茂的森林,耗尽和污染了本国境内的水资源,用容易燃烧、耗水巨大的单一经济作物代替原本健康的植被。资产阶级对于环境的破坏,引发了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频发,使得未来的每一年都将成为“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山火的爆发、蔓延和失控,背后的罪魁祸首不是大自然,而是反动的资本主义制度。
缺水的消防栓
山火爆发后,洛杉矶乃至加州各地都曝光出消防栓严重缺水的问题。火灾重灾区太平洋帕利塞兹社区(资产阶级置办的豪宅区)的供水系统崩溃,而附近的圣伊内斯水库却因维修而将近一年未蓄水,导致消防栓断水,消防员也无能为力。如前所述,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加州爆发大规模山火已经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了。但是,尽管掌握了先进天气预报技术,加州资产阶级面对山火却好像没有任何准备。据报导,洛杉矶消防局已经至少十年处于资金不足的状态,消防预算一年比一年少。美国气象局虽然发出了火灾预警,但当地消防部门的官员依旧没有进行任何消防部署。面对这样的缺水情况,洛杉矶水电部(LADWP)表示,由于水压问题以及供水系统设计缺陷,洛杉矶很多消防栓出现缺水状况,该部门正在努力将供水系统中的水资源输送到末端的消防栓。灾难面前,美国各个官僚机构各执一词,加州山火却在他们的互相推诿下进一步失控了。
尽管资产阶级的互相指责已经说明这场火灾是一场“人祸”,但在他们口中仿佛只要有了足够的水和消防设施,加州山火便能扑灭了。然而,这样一场山火,能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于供水不足和消防部门不作为吗?那供水不足和消防部门不作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只有把资产阶级敷衍塞责的鬼话撇开,我们才能继续寻找真相。
美国各州用水量加利福尼亚州是全美地下水资源损耗最严重的州,属于美国五大地下水沉降区之首。在这个过程中,住在加州豪宅里的资本家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以卡戴珊家族为例,他们在当地的私人别墅里利用一块巨大的区域设置了一排大理石洗手池。这帮荒淫无度的资产阶级为了“美观”,让这些水龙头几乎维持全天开闸放水的状态,导致卡戴珊家族每月的用水量竟然高达870吨。
此外,加州作为美国的农业大州,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农业灌溉用水。根据洛杉矶水电管理部门数据,2021-2022会计年度加州约供应1630亿加仑的水,其中有1500亿加仑都是由当地的一个农业资本家所占有的——雷斯尼克家族。[4]雷斯尼克家族拥有全美国最大的食品集团万多福(The Wonderful Company),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开心果。据统计,雷斯尼克在加州拥有超过18.5万英亩农业用地,主要用于种植杏仁、柑橘、开心果和番石榴等用水量极大的农作物。即使加州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为了维持其高昂的垄断利润,雷斯尼克家族也要利用大量的水进行灌溉。这样完全不顾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加重了当地的水资源的短缺。从2017年到2021年,雷斯尼克家族的杏仁树种植面积增加了32%,开心果种植面积增加了63%,于是他们的用水量也相应增加了532亿加仑——足够四百万家庭使用一年[5]。这些资产阶级的“环境保护主义”在明面上抨击的现象,却在爱好“环保”的加州民主党政府的眼皮子底下屡屡发生,其背后离不开雷斯尼克家族与当地政府的勾结。
加州的水资源实行所谓的“混合”所有制。表面上,由于缺水,加州政府设置了用水的“初级权限”和“次级权限”,但这两种权限的授予标准却取决于资本的雄厚程度。对于像雷斯尼克家族这样的私人垄断资产阶级,他们甚至可以完全无视所谓的用水权限,并且从中牟利。雷斯尼克家族拥有大量占有丰富水源的土地和长期供水合同,其中包括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多前加州尚未加入美国时和墨西哥政府签的用水权合同。这些合同使得雷斯尼克家族可以用极低的价格,随意使用运河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经营。为了垄断用水权,雷斯尼克家族和当地其他农业资本家甚至直接将主意打到了当地最大水库——克恩水库上。1994年,雷斯尼克家族和当地其他农场主就水权问题起诉了加州政府。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地,两派资产阶级达成和解,加州政府允许农场主直接从克恩水库抽水用于农业灌溉。至今,雷斯尼克家族已经掌握了该水库57%的股份。他们通过自己占有的资本攫取来了大量水资源,随后再以垄断价格倒卖给加州人民,差价可以高达6到7倍,这样的暴利生意让雷斯尼克家族发了大财。作为福布斯排行榜的常客,雷斯尼克家族的净资产达到了130亿美元。可他们暴富的代价,却是加州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圣巴巴拉县北部的圣亚马谷的地下水位每年都下降近5英尺(约1.524米)。[6]美国民主党向来以“环保”作为其竞选的口号,但在雷斯尼克家族带血的政治献金面前,还是将这些欺骗人民的空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加州的连续四任州长都曾接受雷斯尼克家族的“竞选捐款”。他们官商勾结,共同打击加州人民的控诉和抗议行为。加州农业资本家日进斗金,两党议员飞黄腾达,加州人民的生活却苦不堪言。
而在加州人民正为看不到尽头的山火焦头烂额时,美国共和党、民主党两派资产阶级却忙着互相攻讦。新任总统、共和党籍的特朗普1月12日发文抨击加州州长纽森道:“不称职的政客根本不知道如何灭火……他们就是无法灭火,他们出了什么问题?”民主党则反击共和党将灾难“政治化”,并称“民众正在逃命,这个人(特朗普)却想政治化(山火)。”共和党还将扩大火灾救援资金作为筹码,要求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以便共和党主导的政府扩大财政赤字,打着“救援灾害”的旗号加紧从劳动人民身上敲骨吸髓。这一套利用自然灾害来敛财的手段,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惯用手段。不论是中修在疫情期间实行的“国民经济疫情化”,还是美帝在借着山火要求提高政府债务上限,都是围绕着建设公共设施、扩大基建投资等看似“利国利民”的措施提出要求大量增加政府财政债务赤字。然而,资产阶级政府的资金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他们只有靠国家银行的贷款和印钞手段,人为地扩大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由于当代的信用货币早已与贵金属价值脱钩,社会上流通的商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列宁指出,“滥发纸币是一种最坏的强迫性公债,它使工人和贫民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资产阶级政府以此剥削人民,完全是服务于资本家的利益。
面对这场山火,不论是美帝还是中帝的官僚老爷们,都对人民群众的苦难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把他们作为帝国主义者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山火爆发一开始,美国的各方政客立即开始互相指责,把因山火而受苦受难的人民当作他们互相攻讦的“政治炮弹”。但是,这些反动政府的喉舌,全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对大富豪雷斯尼克霸占巨量水源的质疑。面对网民的正义揭露,绝大多数美国主流媒体都没有予以正面报导。而资产阶级报刊为富豪辟谣的声音,则是甚嚣尘上。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月13日刊文称:“关于一对亿万富翁夫妇通过‘控制’供水而损害洛杉矶大火扑灭努力的说法是错误的”。雷斯尼克富豪控制的农业企业Wonderful公司首席执行官塞斯·奥斯特对《财富》杂志表示:“社交媒体上已经有足够多的虚假消息和无知言论了,但关于雷斯尼克富豪的传言还是荒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总部在洛杉矶,我们的同事也失去了家园,但即便在目前这样充满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允许任何人散布那些无知的、不可靠的,甚至往往是公开基于反犹主义的谣言。”他们一再强调富豪所霸占的水资源并不能够用于扑灭山火,转过头来指责洛杉矶市政府没有做好公共设施建设,把问题归咎于假惺惺的“环保”政策。然而,雷斯尼克家族为了一己之私而夺取了大量的水资源,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场围绕着山火展开的纷争中,只有劳动人民受到了最深重的损害。
近在咫尺的重庆山火与核酸检测大洋彼岸的另一端,中修的喉舌也在山火爆发后马上开动了起来,利用山火这个话题为自己披上“制度优越性”的红皮。1月13日,中修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重庆发布”发表《洛杉矶,学不了重庆》一文,利用北碚山火中人民群众自发灭火的行动,一面给修党分子涂脂抹粉,高喊什么灾难面前“党旗飘起来,党徽亮出来,党员站出来”;另一方面,又抨击美帝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去做任何得不到利润的救灾工作。此文一经发出,众多官方喉舌以及自媒体账号纷纷转发引用,受到煽动的“小粉红”们立马大呼小叫,一时间“美国人制度不行、人种不行”的言论甚嚣尘上。他们毫不关心美国人民的死活,甚至为满足自己在中修欺骗下形成的那点可怜的“民族自豪感”开始冷嘲热讽,用毫无底线的“地狱笑话”攻击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事实上,中修如今将重庆北培山火拿出来大肆宣传也不过是丧事喜报。北培山火的蔓延同样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在山火最初爆发的几天里,根本没有任何官方的消防队伍前去扑火,中修政府反而在山火临近的时候,把身穿“救火”标志的志愿者拦在小区门口做核酸检测。直到大火烧到居民区门口,很可能威胁到当地资产阶级的利益时,才放开群众为他们卖命灭火。纵使中修将山火的原因,都归结于“前所未有的高温、干旱”,但不管哪一项都跟中修垄断资产阶级对环境的破坏离不开干系。中修妄图利用美国人民的灾难来自我标榜,但最终只能是将自己阴刻残忍的资产阶级本性大白于天下,它的真面目必然要被彻底识破!
不同于中美帝国主义面对山火的无所作为甚至对群众运动的阻拦,社会主义中国的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改造自然,战胜山火。湖南省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防治山火的经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易发生山火的地区,人们在县、社、队交界的山脊上修建了防火线,一旦山火爆发,很容易控制了火势,并防止了山火的蔓延,也方便群众抢救山火。
有人也许会问,这样的防火线的设置,不会影响生产吗?历来的修正主义者总是污蔑社会主义中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纯粹是无稽之谈。江华瑶族自治区是湖南省重点林区之一,也是南方杉木生产的主要县,防火线的设置,不仅保护了林木资源,还有利于其他方面的农业生产。当地人民发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将开辟防火线各处的杂草和草皮“变废为宝”,结合积肥。防火线这个有利地势,还方便当地群众打野兽,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防火线的修筑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同于资本主义下人们追求“快钱”而放弃资本周转周期长的林业,社会主义企业坚持政治挂帅,为保护广大贫下中农的利益而保护防火线。江华林区的群众每年秋冬季(山火高发时期)修复一次防火线,待到第二年春天长出杂草,就又要修复。同时,江华林区还在原有防火线的基础上,营造了防火林带,采用多层、密植造林,种植了木荷、楠木、杨梅和茶叶等含有大量水分、生长迅速、萌芽力强的常绿阔叶林乔灌木,这些树木的耐火性都是比较强的。同样,这样的防火林带,也必须坚持抚育管理,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促进树木增长以增加防火的作用,并防止地火蔓延。显然,这样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广泛发动群众的防火运动,是当今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不可望更不可即的。
在江华林区这样山大林多、地广人稀但是用火频繁的林区,山火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但是,对于可能的山火,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积极救治。当地群众通过识别不同山土燃烧时的颜色以及不同火烟的特点,区分了正常的生产用火和不同类型的山火。劳动群众还设置了各种瞭望台,发现火情及时联系防火指挥部,组织力量抢救。防治山火,最主要的还是靠人的力量,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防火瞭望台的瞭望员,由防火指挥部选择的政治上可靠的护林积极分子担任,严防阶级敌人的破坏。在山火容易发生的时候、林区用火较多的时候提高警惕,在雨天、雾天和林区用火较少的时候学习毛主席著作及护林知识、下山熟悉地形和购买生活用品,实现政治学习、生产和防火三不误。为了做好救火的准备工作,社会主义中国也号召各地以为民兵为骨干组织好打火队伍,学习打火技术,一旦发现山火,做到“召之即来”,投入打火战斗。
当今的资本主义中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并非不知道这些技术,他们也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力。但是,在阶级社会,一切技术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没有什么超阶级的技术。资产阶级为了利润,就不可能放手发动群众,真正利用先进的技术战胜山火。社会主义中国有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而没有共和党和民主党的虚伪纷争,有政治挂帅的无产阶级原则,没有核酸检测的面子工程,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垄断水资源的雷斯尼克家族。可见,山火问题的解决办法,归根结底在于人民。“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如今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人民的囚笼,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力量,扫清一切“公害”。届时,那肆虐太平洋两岸,让无数穷苦人流离失所、叫苦不迭的山火问题,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一同永远成为历史的遗篇。
-
《山火持续 美国洛杉矶超600万人处于严重火灾威胁之下》,新浪财经转自央视新闻,1月15日:https://finance.sina.cn/2025-01-15/detail-inefapww4777921.d.html。 ↑
-
《California Insurer Canceled Policies Months Before Los Angeles Wildfires》,美国《新闻周刊》,2025年1月8日:https://www.newsweek.com/california-insurer-canceled-policies-months-before-los-angeles-wildfires-2011521。 ↑
-
胡怡芹:《至少27人死亡,加州山火何以肆虐?》,中国《新闻周刊》,1月17日,https://news.inewsweek.cn/society/2025-01-17/24299.shtml。 ↑
-
卢思纶:《洛杉矶野火狂烧没水救!富豪夫妇把持92%用水量掀挞伐》,1月12日,https://tw.news.yahoo.com/影-洛杉磯野火狂燒沒水救-富豪夫婦把持92-用水量掀撻伐-051729590.html。 ↑
-
网易新闻:《加州的“终产者”,垄断了水资源》,1月13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P46S4Q05219T0D.html。 ↑
-
托卡马克之冠:《托卡马克之冠:加州要想不再受大火困扰,必须解决这一问题》,1月14日,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01-14/doc-ineextzx869919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