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时候还以为后面变拉那一块是儒狗续写的。前后变化过于强烈。
从文风上看,这个故事前后是比较一致的,不像是几经修改,内容有过多次变迁的。根据上面发的一篇文章的考证(这篇文章的考证比较有可信度,虽然还得进一步研究),整个故事前后的巨大差异应该也是能够得到解释的。能够确定的就是整个故事有许多佛教用语和佛教意象(比如火鼠裘,比如天人,比如竹取翁因为行善所以能够发财致富的因果报应说)所以作者和佛教的联系比较大,另外就是作者大概是生活在大地主集团藤原氏当政的时期,并且是对藤原氏的大地主阶级专政感到不满的,所以文中多有讽刺朝政和大地主阶级的内容,甚至车持皇子的原型其实就是当时的藤原氏权臣藤原不比等(藤原不比等母亲姓车持,当时谣传藤原不比等母亲和天皇通奸,藤原不比等是天皇的私生子,所以这个名字是拿来嘲讽藤原不比等的。从对五位求婚者的揭露来看,辉夜姬对车持皇子态度是最恶劣的,可以反映出作者对藤原氏的恨意)。很大可能就是作者最后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