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规培考试又添新规!

  3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称,按照中国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关于中医经典理论模块考核有关要求,2024年及以后新入培的中医和中医全科专业规培学员(含中医专硕研究生)在培期间均需参加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通过三级考试视为中医经典模块合格,这也就意味着从2024年以后新进行规培的中医规培生需要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三级合格才能取得规培证。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一共分为三个等级,难度依次攀升。一级就要求熟记经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证原文,并掌握其文义医理。二级则在一级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掌握经典理论的系统性和主要方针的联系,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而三级则在二级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理解经典理论的学术原理和临床应用思路,并增加诵记相应原文,其中光一级就涉及了358条原文。由谷晓红主编的《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学习备要》教材,一共23.6万字。说是中医经典能力考试,但其中不涉及任何关于药理的内容,将医与药截然分开。考试选择的“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热论》、《温病条辨》。该考试无疑是加在规培生身上的又一重枷锁,本就已经忍受着沉重的劳动折磨的规培生哪里来有闲暇时间去背记如此之多的繁琐的、毫无科学性逻辑性的条文呢?并且这些考试也并非仅仅是将条文背诵记忆下来这么简单,而是还要回答对于条文的正确理解,而这所谓的正确理解又是由一小撮中医专家们从唯心主义哲学出发对这些条文进行的解读,是玄之又玄的狗屁不通的东西。这一新规的颁布也是中修在中医上推行的尊孔复古的路线进一步加深的体现。推行这样的考纲,就是为了让学生少学临床知识,多学他们推崇的那些脱离实际的空谈,只允许学生走那他们那一条尊孔复古读经的道路。而这一文件和通知的发布将会使得中医学界争名夺利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优势的天平更加向北京中医药大学方面倾斜,因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在北京,而此考试的命题标准也由北京决定。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官僚又同北京中医药大学勾结最深,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正是儒医的中心。目前该规定正在各地进行试点,试图以“软着陆”的形式,一步一步试探规培生的底线,加深对他们的压迫。

6 个赞

是不是因为北中医最儒所以最拉

逆天,这都要搞八股取士,本来人就少的中医也是要栽在那帮混吃等死的老登手上了。更何况新人学到的东西可能还不如我外公在文革时期工作的厂外的老农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偏方有用。

可以具体谈谈资产阶级专家基于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解读中药书籍的例子吗?

1 个赞

这里谈到了一部分中医领域的唯心主义胡说,文革时期被批判,后来又流行了。就是把什么阴阳家和儒教那一套引进来,然后搞什么五运六气。
批判董仲舒的五行学说及其对祖国医学的影响.pdf (304.9 KB)


举个例子,这是考题范围之一

反动!

逆天,这种东西看起来像是玄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