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会保留这样多的封建大家长制的残余?

最近经常看到有关于“特训学校”这类公然关押青少年,灌输最反动的儒教思想的监狱的新闻。存在这样的东西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我感觉这个基础是中国的封建大家长对于子女有着极强的控制力。
按理来说,应该是革命得越彻底,对于旧制度的根基的刨得就越深,旧制度的产物想要复辟就越困难。中国是一个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国家,对于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为什么现在中国相比其他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而言,反而保留了这么多封建家长制的残余?

2 个赞

因为当代中国是一个非常恶心的儒教社会,它建立在一整套反动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基础之上,是对被剥削阶级的严酷的压迫制度,也是在人民中间制造分裂,传播反动思想的制度。它不仅可以维护家庭中既得利益者——家长的统治,还可以维护这个社会中的反动统治阶级——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为历代统治阶级(尤其是其中的保守派)所看重。
孔老二的弟子就自己坦白过反动儒教的核心之一就是孝道等级制:“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个赞

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复辟了,反攻倒算非常疯狂。同时中国是种族奴隶制,宗法制历史也非常久,很久以前就开始搞封建家长制了。

也就是说儒教在中国扎根太久了,当时才刚刚清除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才只有二十多年,所以要彻底清除这种余毒本身也很难?而且之后这种儒教的封建大家长制又被剥削阶级有意识地重新扶植起来,所以到现在仍然保持了很多这种封建家长制的残余

1 个赞

感觉是这样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了,那么搞起来旧思想旧文化也是相对容易一些的,虽然形式上没有日本那么儒,但是内里也已经尊卑有别等级分明了。

不能只是用残余来解释,应该说反动儒教思想的存在有它的阶级基础,而且中修反动政府是有意识地利用和宣传儒教制度。其实对于儒教的态度问题,一直都是历史上的进步派和保守派激烈争论的焦点,尤其在社会主义中国时期,走资派一直利用它作为复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工具。
而华修集团复辟资本主义得逞,特别是邓小平修正主义集团上台以后,自然要大力推广儒教。但是儒教潮流是近二十年来才特别地流行起来的,各种儒教产物——国学班、女德班、豫章书院、特训学校等等。为什么?因为正是最近二十年,中国修正主义集团完成了向社会帝国主义的过渡。
一方面是因为走向帝国主义之后中修政治更加黑暗了,需要更加反动的思想武器,因而加大了儒教宣传力度。但更重要的是儒教复活有它的社会阶级根源,那就是在中国资本主义复辟几十年来形成的强大的资产阶级与顽固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是家庭中的主人,对于妻子儿女是压迫者,是封建家长制的既得利益者,当然要维护儒教秩序。尤其是中修帝国主义在多次经济危机的动荡中日益走向破产,大批中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灭临灭亡危机,而日益加强起来的压迫和剥削也激起了妻子(女性)儿女的反抗,他们就要变本加厉地运用儒教武器来维护统治。
但是,就像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样,儒教也是必然要灭亡的,当支持他的那个阶级本身都要灭亡的时候,失去了物质基础的儒教又怎么能独立存在呢?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揭露儒教本质,打击儒教,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葬送这种反动思想赖以安身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8 个赞

这个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正如其他人所说的,在中修统治下中国,是实行反动的家庭奴隶制度,孩子在大部分时候都是父亲私人财产。中修把文革时代的公社,等基层组织全部去除,给资本主义留足了发展空间,打击社会主义的建设和革命群众。
之后“春风一吹”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奴隶制的复兴–人口买卖在改开后爆发式增长。这其实就是旧社会的复兴。能说的点其实有很多地方,以后有时间继续回答。

4 个赞